第一次 IPFS训练营 - 极客汇聚巴塞罗那 11 年回顾
2030年6月底的一个午后,Juan Benet坐在中国江南太湖边的一个小镇的茶馆里,湖面上阳光铺上一层金黄,不由得让他想起11年前在西班牙的那个夏天。当时是第一次近150个IPFS极客的聚会,在当天的开幕式式上他说:“想象一下10年后的今天,我们的网络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形式,我们的数据将会如何被组织,而这一切的发生,将会由谁来引领”。11年来,一浪接一浪的技术革命颠覆了一切,建立在改进的IPFS基础框架上的数据存取普遍标准已经形成,网络更多地为数据的组织服务。价值链和信息链已经在去中心化网络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公司、组织、国家的概念显示出弱化的迹象。数据智能已经建立起强大的网络,人人参与其中促使其进化。这是一个10年前难以想象的世界。
也是在这时,人们已经在开始讨论web3.0如何变革,以适应火星开发和人类星际殖民的需要。星际间文明如何共享、共荣、共同抵御风险。这一切,都留给年轻人吧。望着下面的湖水,远处的竹林和草地,这多想当年的La Mola。
这一切的缘起,归功于区块链、人工智能、和IPFS的开创性的工作。但不得不说,2019年6月的那一次聚会,把种子撒向了世界。也正是这一次聚会,Juan Benet开始更多地接触中国的伙伴们,了解这一群热情的极客及背后的商业。这不是Juan第一次来江南了,实际上中国的东南西北这些年他都去过,感受不同,感激相似。中国东方的精细,南方的创新,西方的实诚,北方的豪迈都为IPFS及其生态的发展注入了活力,没有中国这一群体的积极推进,Web3.0不可能向今天成为主流。而中国,也由于积极拥抱新技术,在这个数据时代,也成为了领军者。而由于中美两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式发展,IPFS已经真正用于与火星之间的通信和信息备份。
Juan 轻呷了一口茶,想起来这是近年才慢慢培养起来的习惯,慢慢也有些像模像样了,文化的融合就是这样奇怪,中国的崛起使得全世界开始东化。在 Campus La Mola 聚会时,大家还都喝咖啡。当然也是有茶的,但没有这样的茶道,感觉完全不同,Campus La Mola,在Sant Llorenç de Munt I l’Obac自然保护区内,尽量保持自然的原貌。现在想起来这样的环境,实际上是更适合喝茶的,更适合悠闲地去享受,但那时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心情。事情太多了,IPFS处于关键阶段,还没有被大众所接纳,很多问题需要探讨。大家有的是激情斗志,而不是闲情逸致。
不到三天的时间里,收获太大,可以记录的事情太多,但最重要的还是感受到投入的人多了,这把火燃起来了。IPFS团队悉数上阵,与来自全球的极客们进行探索。这么短的时间,每一部分的安排都恰到好处。
Core & Elective Courses 是这次的主要议程,占去了一半时间。这部分很重要,着眼于培养未来 DWeb 和 P2P艺术创作的建设者。Core(核心)课程注重基本概念和架构设计的理解;而Elective(选修)课程则涵盖了Dweb的更多前沿主题,来进一步加深参与者的理解和对应用构建的设计;
Deep Dives:通过课程的学习后,deep dives是激烈的碰撞,我们当时确实有许多难题,需要头脑风暴。尽管只有两个小时的安排,但这些讨论是构建整个系统的核心,很多想法就是从这些激烈的讨论中提出并随后定稿的;
Lightning Talk:总共1个小时,分成两个部分。之所以叫闪电演说,是因为每个人只有5分钟,要表达清楚你服务社区的项目并做简要的分享。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了解社区的机会;
Poster Projects:海报项目被安排在第一天的核心课程之后,2个小时,这是IPFS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。通过分组,通过小团队为一些问题找出方案,并利用1分钟时间呈现给大家。这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高效率方式;
Sci-Fi Fair:科幻展,这是大家展示新想法的好地方,2个小时的时间用于大家的自由想法和原型设计的展示。这里不需要成熟的产品,尽量天马行空,自由漫游于星际;
Unconf:怎么,没有自由交流的时间了?150人的会议毕竟能够上台的人是少数。Unconf就是给大家展示自己的机会,与科幻展同时进行。你可以去看看展览,也可以自由交流,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,拉人入伙,开始新项目。
这是一个起点,在这样的一个自然的地方,与现在的湖边一样风景如画,一群开创者,开启了一片崭新的天地。Juan对来自中国的极客们印象深刻。记得当时中国的 S 先生给他说,IPFS要经历真正的锤炼,就要放生野外,迎接各方考验。技术有用才有价值,有人用才能成长。到中国来,这里是一片不同的土壤,有最多关注Web3.0的人群。
此言不虚,中国这片土地上,Web3.0的春天确实来的更早一些。
Juan又喝了一口茶,今天,他已经能够品出,这真的是明前龙井,茶质细嫩,回甘柔和。